欢迎光临采薇阁书店!

流沙河出任名譽山長,復旦名師傅傑講《論語》,儒學大咖探究“傳奇都督”……全是發生在彭州的大事情!

发布时间: 2019-05-21 来源:品鉴彭州  


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
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
中国古人讲求诗礼传家,
无论哪朝哪代,
都把读书看作一等一的大事,
于是在千百年的历史流转中,
承载着文明和思想火花的书院,
不仅是单纯具象的建筑群落,
更是浸润着书香、充盈着智慧、
弥漫着情怀的文化传习地。

中国古代四大书院——岳麓书院

中国古代四大书院——白鹿洞书院

中国古代四大书院——嵩阳书院

中国古代四大书院——应天书院

上溯古代,历经宋、元、明等朝代发展,清代四川书院达到顶峰时期,书院数量居于全国第2位。那时成都城区内,四大书院(锦江书院、墨池书院、芙蓉书院、潜溪书院)以及彭州九峰书院,风生水起,蔚为大观。在担负起“总合古今学说,集成学术成就”作用的同时,书院因其浓厚的学术氛围,在文化传播上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彭州九峰书院

如今在彭州,就有两个这样的书院,在未来的历史发展中,将集结众多学者文人的智慧,发挥它“博古通今”“经世致用”的独特性。

一个是天彭书院,一个是昌衡书院。


川内少有的藏书量名列前茅且对外开放的“宝库”

5月19日,白鹿镇天彭书院正式揭牌成立

天彭书院揭牌仪式

台湾书院向彭州赠送邀请函


看看咱们书院的构成,你就知道它有多牛了!


一、天彭书院核心成员

著名文化学者 流沙河

书院是中国特有的文化机构,在历史上发挥过很大的作用,影响久远。民国以后一度中断,非常可惜;现在得以恢复,令人欣喜……书院的独特性,在于发挥古代文化典籍的作用,或者阐释它固有的积极内涵,或者结合新发现、新经验,作出新的诠释。所以书院的工作,贵在“由博古而通今”,博古就是广泛地向前贤学习,传承人文;通今就是结合当下,有实际作用。由此去普及和推广我们传统文化的常识,不让民族文化瑰宝随风流逝,这是当下新的书院“通今致用”的独特性……传承和进步的结合,扬长和避短的结合,选择和敬畏的结合,是书院重要的工作原则,也是一个读书人应该恪守的治学基本原则。


名誉山长:流沙河
学术顾问:傅杰(浙江大学、复旦大学教授)
张京华 (湖南科技学院教授)
山长:石地 (流沙河唯一入室弟子)
山长助理:李竞恒 (复旦大学历史系博士、四川师范大学巴蜀文化研究中心副教授)


二、书院院务委员会


主席:石地
委员:王强(北京采薇阁书店总经理)
           黄曙辉(上海归藏文化传播有限公司总经理)
           江东瑜(冰川思想库研究员 独立学者)


三、书院支持机构


(一)上海归藏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二)北京采薇阁
(三)海外合作机构:法中合作促进中心



上海归藏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这是一家专业的文化创意公司,公司业务含出版、文化场所经营与文化活动策划与组织。

部分业务:
      出版方面,公司主营中国古籍影印与整理、世界古籍影印与整理、高端人文社科图书三大方向,并运营《古典学集刊》《普陀学刊》等学术期刊。代表性作品有寰宇文献UNIVERSAL LIBARY、普陀山佛学丛书、历代文史要籍注释选刊、六零学人丛书等,与商务印书馆、上海古籍出版社等全国知名出版社建立战略合作关系,并承接国家出版基金项目,出版物多次获得国家级出版奖项。 文化活动运营方面,常年组织各种高端文化活动,在学术界、媒体界拥有雄厚的人脉资源。与刘小枫、甘阳、余秋雨、易中天、钱文忠、江晓原、陈尚君等文化学术大家有紧密的合作关系。
北京采薇阁
      创立于2005年,主要关注古籍学术的市场。拥有古籍学术类大型文献图书的出版、字体、数据库建设、大数据等方面的资源和能力,着重用新理念、新技术引导,完成学术资料建设。主要集中在国学,近代社会史领域,未来在域外汉籍领域。已出版150种,6500余册的资料汇编类图书。其中《鲁班绳墨》,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获得2017年国家出版基金;《近代中国铁路史资料选辑》104册,凤凰出版社,获得国家十二五出版规划项目。
海外合作机构:法中合作促进中心
      1991年创建于法国尼斯市,非营利机构,创始人及主席为郭伟先生。20余年来,中心竭诚致力于法中甚至欧中的交流合作,参与过中心组织的中法交流与合作项目的法国各级官员遍布各个领域。如:法国外交、外贸、教育、住建、文化、卫生等部委,法国国会专属委员会,市级政府及主管部门、行政大区省级议会,驻爱丽舍宫总统顾问团,法国各领域最高的行业组织,商会组织等。
中心主办的部分中法合作案例:

      (1)法国尼斯市与杭州、厦门缔结友好城市;法国马赛市与武汉市建立国际友好合作城市关系;健康领域中法政府部委间交流;

      (2)深圳、广州中法理想城市国际论坛的举办(法国建筑设计最高主管机构参与主办)、与法国建筑大师合作参与并获得中国最高级别设计奖项、法国国家建筑技术研究中心与上海浦东交流。

天彭书院经典丛书第一种首发仪式

《明吴勉学精刻白文十三经》

黄曙辉
        上海归藏文化传播有限公司总经理

我们选择明代刻书大家吴勉学刊印的白文十三经为天彭书院经典丛书第一种,此本是现存唯一的汇刻全部十三经白文的版本,其价值自然不言而喻。校对相当精审,极少错讹,用纸用墨皆极精良。既可以作为十三经原文的通行读本,也可以用来欣赏明代的书法与雕印风格。我们书院组织专家学者团队,指导编纂,全面修版。经学名家上海交通大学虞万里教授更历数经学源流,宠以佳序。又承名誉山长沙老关心鼓励,并挥毫题端,赐以法书,更令全书增辉。期待这一接近定本的白文十三经,对于学子研读经典,有其不可或缺的意义,并借此丛书,输出天彭书院的标准与特色。


有如此优秀的实力背景,彭彭相信这个藏书量在全省都名列前茅的书院,必将为彭州市加快建设世界文化名城,传承天府文明,发展天府文化提供更多的助力。

天彭书院和湖南科技学院国学院
签署联合办学与交流协议

这么优秀!
为什么选址彭州?
到底打算干些什么呢?

别急,让山长和合作机构负责人
为彭友们一一道来~~

石地
        天彭书院山长

缘起:天时地利人和
       沙老对这片故土有感情,他的祖先“寄食”于彭州,在化成院接受慈善救济,所以沙老把彭州视为自己的故土,而我从2015年开始,每年都会在彭州开展很多场讲座。而我们有中法协会的关系,与白鹿的“中法情缘”不谋而合,加上彭州政府对文化事业的重视和大力支持,经过两个多月的奔波选址,可以说是“上行下效,地利人和”最终促成了书院的建成。



未来:立足本土,沟通中外
1、藏书部——藏书传学。
       为热爱文学的学者提供高规格的珍本文献来查阅和做学问,而且书院很多文献可能四川大学都没有。
2、培训部——培训普及。
       石地国学工作室将来会并入书院,同书院一起立足本土,面向白鹿甚至整个彭州的机关干部、中小学语文教师等进行培训,并且参与到白鹿镇的对外接待中,同时融入较多的中华传统文化元素。
3、典籍部——整理地方文献。
       采薇阁有大量整理地方文献的经验,将通过他们的资源整理和搜集,为彭州的地方文献增加历史原材料。
4、运营部——沟通中外交流。
       为彭州筹建一些国际文联学会、文化交流高端论坛等活动。在文化服务项目方面,初步计划面向白鹿小学(教职员工)、白鹿镇党政机关和白鹿镇中外游客,开展“从国学门廊看经典教育”“国学文化与廉政建设”“诗礼传家和门第书香”等三个系列的文化讲座。


王强
        北京采薇阁书店总经理

 来彭州,是想借助天彭书院的平台,展示我们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的学术产品,这里日后也将成为我们成都办事处的研究和培训基地。目前书院内有200到300套历史文献类的丛书,大概3万多本,都是采薇阁从北京空运而来。这些第一手资料全面对外开放,任何人都可以在书院内翻阅。

小细节:从南京运过来的楠木书架。南京图书馆为四库全书特别打造了一套书架,这是同样形制的书架呢~


黄曙辉
        上海归藏文化传播有限公司总经理

我最早因为关注一位近代学术史上地位崇高的四川双流学者刘咸炘,而对四川产生了兴趣,两年前来彭州考察时,发现彭州的文化底蕴和城市特性跟我们所从事的出版工作有很高的契合度,所以从去年我们就开始筹建天彭书院,想为彭州的文化建设和文旅事业做一点相关的贡献。目前而言,天彭书院的藏书量在中国书院中已经比较领先,而且有独到的特色,将来我们会在传统文化培训、游学、讲座等多方面利用我们自身的资源助力天彭书院的发展。

傅杰
        天彭书院学术顾问

四川是中国书院最发达的地区,四川书院在宋元明清一直都在辉煌地发展……四川成都有很浓厚的文化氛围,有众多学者的努力和政府的大力支持,天彭书院以后也有可能写进四川教育史、四川书院史,天彭书院应该也是可以永垂不朽的!


流沙河先生在致辞中说过,书院不能埋在古籍里,要“博古”也要“通今”,要“用新思想照亮旧乾坤,让旧典籍融入新世纪”。不仅天彭书院要如此,昌衡书院也要如此。